当前位置:首页 > 头条 > 细分码么我值捕这个获密前端看好的价为什赛道

细分码么我值捕这个获密前端看好的价为什赛道

2025-09-15 21:55:50 [盘点] 来源:区块秩序

最近在研究Web3商业模式时,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:前端服务正在成为价值洼地。作为连接用户与区块链的桥梁,Web3前端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创造价值:数据读取和交易写入。但说实话,这个赛道以前真不怎么被看好。

前端的困境与破局

记得我第一次用MetaMask时就在想:为什么用户不能随时切换到其他钱包?毕竟区块链数据是公开透明的,私钥导入新钱包只需要几分钟。这让我想起当年互联网浏览器大战的场景——用户切换成本实在太低了。

但现实往往比理论复杂。去年MetaMask仅通过钱包内交易就赚了2亿美元这个数字让我重新思考:当所有人都认为前端难以建立护城河时,为什么头部玩家还能这么赚钱?这背后一定藏着我们忽略的商业逻辑。

MEV革命带来的新机遇

Flashbots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。以前MEV就像个黑箱,只有少数"矿工猎人"能分一杯羹。现在随着交易供应链的完善,MEV收益正在重新分配。这就好比在传统金融市场,做市商利润最终会流向流动性提供者。

我特别看好订单流拍卖(OFA)这个创新。想象一下:当你在Uniswap上交易时,前端可以把你的订单放到拍卖市场,让各路searcher竞标最优价格。最终MEV收益不是被中间商吃掉,而是回到了你的口袋。这不就是Robinhood的PFOF模式在Web3的升级版吗?

用户体验的魔法效应

上周试用了一个集成AI助手的钱包,确实惊艳到我了。它能根据我的交易习惯提供个性化建议,就像有个区块链顾问24小时待命。这种体验差异让我明白:未来前端竞争的胜负手可能在AI个性化服务。

MetaMask Snap的生态布局也很聪明。允许开发者像开发AppStore应用一样扩展钱包功能,这种策略让我想起微信小程序——用生态锁定用户。难怪他们说在Web3世界,"最危险的生意就是做一个没有生态的独立钱包"。

用户心理的深层洞察

和一个90后投资者聊天时他坦言:"我知道其他钱包手续费更低,但MetaMask用着放心。"这句话点破了前端价值的本质——在涉及真金白银的领域,信任比功能更重要。

这让我想起传统券商的发展史。即便在佣金战最激烈的时候,老牌券商仍能靠品牌溢价留住客户。Web3世界同样存在这种"认知税":新手宁愿多付钱也要用"大牌"服务。

商业模式的进化之路

观察Uniswap前端的收费策略很有意思。0.15%的佣金看似不高,但年化就是1700万美元。这说明什么?在Web3世界,便利性是有定价权的。就像我们明知道机场商品贵,赶时间时还是会买。

长远来看,我认为前端盈利会走向"三足鼎立":

这就好比电商领域的淘宝、拼多多和Shopify各有各的活法。

写在最后

五年前谁能想到DeFi会发展成这样?同样,我们现在可能也低估了前端的潜力。随着MEV基础设施完善和AI技术赋能,前端完全可能从"通道"升级为"平台",成为Web3价值网络的重要节点。

当然,这个赛道最终会回归理性。但当行业还在争论前端能否赚钱时,聪明的玩家已经在构建用户体验的护城河了。毕竟在加密货币世界,有时候最大的风险就是太过理性。

(责任编辑:热词)

推荐文章
  • 数字货币市场疯狂一周:27亿爆仓背后藏着哪些投资密码?

    数字货币市场疯狂一周:27亿爆仓背后藏着哪些投资密码? 天啊!这周的数字货币市场简直让人热血沸腾!作为一名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必须说这次的行情实在太精彩了。以太坊不负众望地突破了4300美元大关,比特币也在反复试探12万美元的关键点位。记得上周我还和朋友打赌说这次回调可能要持续两周,结果脸都被打肿了。爆仓血泪史:3.72亿美元的真实故事说实话,每次看到爆仓数据我都感到心痛。24小时内11万投资者爆仓3.72亿美元,这背后是多少家庭的财富故事啊... ...[详细]
  • Web3市场观察:NFT巨鲸狂赚500万,OpenSea Pro跨链布局引关注

    Web3市场观察:NFT巨鲸狂赚500万,OpenSea Pro跨链布局引关注 最近Web3市场真是热闹非凡,各种数据和新闻让人目不暇接。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区块链行业的观察者,今天我带大家看看这一天的市场动态。DeFi市场概览DeFi市场总市值突破520亿美元大关,这个数字让人眼前一亮。记得去年这个时候,整个行业还在熊市中挣扎,现在的复苏迹象确实令人振奋。其中去中心化交易所24小时交易量达到41.95亿美元,这个活跃度说明投资者正在加速回流。最让我惊讶的是DeFi锁仓金额,42... ...[详细]
  • 美国CBDC陷入僵局:USDT能否坐收渔利?

    美国CBDC陷入僵局:USDT能否坐收渔利? 最近PayPal摊上事了。11月初,这家支付巨头收到了SEC执法部门的传票,矛头直指其新推出的PYUSD稳定币。这不免让人想起2019年Facebook推出Libra时遭遇的监管风暴——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。作为一个长期关注数字货币发展的观察者,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:在全球131个国家都在积极推进CBDC研发的当下,美联储却在数字货币问题上举棋不定。这背后反映的是美国监管层面对数字货币截然不同的态... ...[详细]
  • 以太坊高位震荡行情下,我们该如何巧妙布局?

    以太坊高位震荡行情下,我们该如何巧妙布局? 最近这段时间,以太坊的走势真是让人又爱又恨。就像个调皮的孩子,在1850和1916美元之间来回蹦跶,既不愿意痛快突破,也不肯老实回调。这种高位横盘的行情,说实话,看得人手痒心也痒。当前的ETH市场格局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"老韭菜",我注意到1850这个支撑位已经两次经受住了考验,就像坚固的堤坝一样。但1916这个前高又像天花板一样压着,让人喘不过气来。现在价格正好停留在1888附近这个"不... ...[详细]
  • 比特币迎来黄金时代:三大引擎或将推动价格突破19万美元大关

    比特币迎来黄金时代:三大引擎或将推动价格突破19万美元大关 作为一名浸淫加密货币市场多年的观察者,我不得不说现在的比特币市场让我想起了2017年和2021年的牛市,但这次明显不一样。机构投资者正在改写游戏规则,而全球宽松的货币政策则为这场盛宴提供了充足的燃料。机构投资者:从观望到重仓记得去年参加纽约的一次区块链会议时,一个华尔街基金经理还跟我抱怨说"比特币太不稳定"。如今,这些"聪明钱"却成了最积极的买家。美国比特币ETF持有的数量已经达到惊人的130万枚... ...[详细]
  • 这个香港NFT艺术平台,正在重新定义数字艺术的价值

    这个香港NFT艺术平台,正在重新定义数字艺术的价值 最近我在关注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艺术NFT平台——ULTILAND。作为一个长期观察艺术市场的从业者,我觉得它可能代表着数字艺术未来发展的一个新方向。当金融遇见艺术,这家平台到底在玩什么?第一次听说ULTILAND时,最吸引我的是它独特的双重身份:既是数字艺术品牌,又是NFT发行平台。说实话,现在打着艺术旗号做NFT的平台不少,但像它这样真正懂艺术又懂金融的还真不多见。记得上个月26号,他们在香港中环... ...[详细]
  • GameFi狂潮再起?YGG暴涨背后的行业变革启示录

    GameFi狂潮再起?YGG暴涨背后的行业变革启示录 最近的市场行情让我想起了一句话:牛市都是在一片质疑声中诞生的。就在大家为市场下跌发愁的时候,YGG这个GameFi领域的代表性项目却逆势暴涨,短短时间内就实现了4-7倍的惊人涨幅,这不禁让人思考:GameFi的春天要来了吗?GameFi为何成为资本宠儿说实话,作为一个见证了GameFi起起落落的行业观察者,最近的数据确实让我眼前一亮。过去三个月,光是公开披露的GameFi项目融资就超过30起,顶级... ...[详细]
  • 比特币飙升背后的真相:宏观浪潮比ETF更关键?

    比特币飙升背后的真相:宏观浪潮比ETF更关键? 最近币圈的朋友们都在狂欢,比特币一路高歌猛进突破35000美元大关,不少人把功劳归给了即将获批的现货ETF。但说实话,作为一个在金融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,我更倾向于QCP Capital的观点——真正推动这轮行情的,其实是那些藏在幕后的宏观力量。美联储的态度才是关键推手记得上个月和几个华尔街的朋友喝酒时,他们就提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:这次比特币上涨的节奏和以往ETF炒作时完全不同。QCP Capi... ...[详细]
  • 比特币以太坊行情观察:市场十字路口的抉择

    比特币以太坊行情观察:市场十字路口的抉择 在这个充斥着机遇与挑战的数字货币世界,自律就像一盏明灯,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。作为一名深耕币圈多年的分析师,我深知每一次行情波动背后都藏着无数故事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来把把市场的脉。比特币:十字路口的徘徊最近的市场走势让我想起去年经历的那场风暴。比特币在经历了三连阴后终于出现了反弹迹象,但就像个犹豫不决的旅人,站在关键的十字路口。日线图上,布林带像张开的喇叭,MACD指标显示多空双方正处于拉锯战。特... ...[详细]
  • 区块链技术:2024年最值得你投入的学习选择

    区块链技术:2024年最值得你投入的学习选择 最近和几位科技圈的朋友聊天,发现大家都在关注一个话题:区块链到底值不值得学?作为一个见证过多次技术变革的老兵,我想说:如果你想在2024年抓住职业机遇,区块链绝对是个不容错过的选择。为什么区块链人才如此抢手?记得去年帮一家科技公司做咨询时,他们为招聘区块链工程师开出了令人咋舌的薪资待遇。这可不是个例,据我观察,区块链技术专家的平均薪资比普通IT从业者高出30%-50%。这种溢价背后,反映的是市场对... 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