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回顾 > 布道特币尔街从华密传者奇到比的加精英

布道特币尔街从华密传者奇到比的加精英

2025-09-15 17:27:58 [趋势] 来源:区块秩序

2016年对于Dan Morehead来说,是一段既充满激情又令人沮丧的岁月。这位曾在高盛和老虎基金叱咤风云的交易员,正背着一个装满比特币宣传资料的公文包,在全球各地辗转奔波。你能想象吗?一个曾经在华尔街呼风唤雨的金融精英,现在却要挨家挨户地向潜在投资者"推销"一个当时还被视为"互联网骗局"的新生事物。

跌跌撞撞的创业之路

我记得当时Morehead跟我分享这段经历时,眼中依然闪烁着那种不服输的光芒。"你知道吗?"他苦笑着说,"我有时候觉得自己像个传教士,只不过我传的不是福音,而是比特币的福音。"那一年他参加了170场会议,平均每两天就要做一次路演。最讽刺的是,他最终只筹集到了可怜的100万美元,而自己的差旅费却花了1.7万美元——这简直就是在做慈善!

但回头看,这段经历就像硅谷那些传奇创始人的车库创业故事一样珍贵。就像乔布斯在车库里组装第一台苹果电脑,或者巴菲特年轻时挨家挨户推销报纸一样,Morehead的这段经历如今已成为加密货币圈的创业神话。

普林斯顿校友的加密革命

说起来真有意思,Morehead和他的普林斯顿校友们就像是加密世界的"复仇者联盟"。这群来自常春藤盟校的金融精英,本可以在传统的华尔街世界里过着优渥的生活,却偏偏选择了一条充满争议的道路。他的同学Pete Briger和Mike Novogratz都是堡垒基金的重量级人物,但这群"普林斯顿帮"却对加密货币产生了浓厚兴趣。

Morehead回忆起第一次对比特币产生兴趣的情景时,眼睛会不自觉地亮起来。"那是在Fortress旧金山的办公室里,"他说,"我们喝着咖啡,讨论着这个可能改变世界的新事物。"当时比特币还是个价值几十美元的小玩意儿,谁能想到它后来会引发一场金融革命?

穿越加密货币的黑暗时刻

2013年Mt.Gox交易所被盗事件后,比特币价格暴跌85%。Morehead形容那段时期就像"行走在金融的荒漠中"。"人们看我的眼神就像在看一个疯子,"他回忆道,"他们会说'噢,就是那个搞比特币的人啊',语气中充满了同情。"

但正是这段艰难时期,展现了Morehead与众不同的品质。当其他人纷纷逃离时,他却加倍投入。记得Novogratz评价Morehead时说:"在加密货币毫无动静的平静岁月里,Dan一直在奔走。"这句话让我想起那些在互联网泡沫破裂后仍然坚持的创业者,他们最终成就了今天的科技巨头。

从6500万美元到50亿美元的蜕变

如今的Pantera Capital已经管理着超过50亿美元的资产,成为加密领域的标杆。从2013年以65美元的价格买入比特币,到2024年比特币基金实现130,000%的惊人回报,这种转变简直像是天方夜谭。但Morehead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,他告诉我:"我们不是在赌博,我们是在投资未来。"

有趣的是,尽管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,Morehead依然保持着华尔街精英的做派——几乎从不穿休闲装。这种传统金融与加密世界的奇妙融合,或许正是Pantera成功的秘诀之一。

关于未来的思考

当我问及比特币的未来时,Morehead给出了一个典型的"Morehead式回答":"价格将在一年内翻一番。"这个简单的预测模型在过去十几年里出奇地准确,尽管他承认增长速度可能会放缓。

"我的信念从未改变——但绝大多数机构对此毫无信心,"他说这句话时,嘴角带着一丝倔强的微笑,"我感觉我们还有几十年的路要走。"这种坚定的信念,也许正是推动加密货币从边缘走向主流的原动力。

看着Morehead办公室里那面挂满比特币价格走势图的墙,我突然明白: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加密世界,正是像他这样的布道者和践行者,用他们的坚持和远见,为这个新兴行业注入了持久的生命力。

(责任编辑:热词)

推荐文章
  • 交易者的自我救赎:如何战胜币圈中最危险的5种心理陷阱

    交易者的自我救赎:如何战胜币圈中最危险的5种心理陷阱 在加密货币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里,我们每天都在与自己的天性作斗争。当社交媒体上充斥着"某某暴富"的故事,当各种KOL狂吹下一个百倍币时,那种害怕错过的焦虑感简直要把人逼疯。作为一个在这个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太了解那种"不买就涨,买了就跌"的痛苦了。1. "卖飞综合征":为什么我们总是提前下车记得去年比特币突破7万时,我一个做金融的朋友兴奋地跟我说:"终于解套了,赶紧跑!"结果不到两个月,币价... ...[详细]
  • 币圈大咖齐聚杰克逊霍尔,美联储鹰派竟为加密技术站台?

    币圈大咖齐聚杰克逊霍尔,美联储鹰派竟为加密技术站台? 作者:赵雨荷 | 华尔街见闻特约记者就在全球央行年会即将召开之际,加密货币圈却在杰克逊霍尔率先掀起了波澜。这场区块链峰会上,一位意想不到的人物给出了令人惊讶的观点——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·沃勒,这位被外界视为下届美联储主席热门的"鹰派"人物,竟然公开为加密货币技术"撑腰"。说实话,当我听到沃勒说数字资产创新"并不可怕"时,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。这位特朗普时期任命的强硬派官员,在演讲中展现出的开放态度... ...[详细]
  • 晚间热点:币圈狂欢背后的冷思考

    晚间热点:币圈狂欢背后的冷思考 投资人的记性真是比金鱼还差,上一秒还在欢呼,下一秒就开始恐慌。这不,比特币从12.4万美元的高点回落,立刻就有人开始喊"熊市来了",仿佛之前的大涨从未发生过。作为经历过多次牛熊的老韭菜,我不得不说这种情绪波动太典型了。仔细观察就会发现,当前市场其实有三个强劲的引擎在推动:全球放水的大环境像开了闸门,机构资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入,监管态度也比往年友好得多。这三个因素叠加,让这波行情比2021年那轮... ...[详细]
  • 稳定币如何在亚洲金融市场开疆拓土?香港峰会大咖这样说

    稳定币如何在亚洲金融市场开疆拓土?香港峰会大咖这样说 8月的香港依旧炎热,但比天气更火热的是Bitcoin Asia峰会上关于稳定币的头脑风暴。Waterdrip Capital合伙人Vincent Ge、Hayek Technology联合创始人Jeff Wen等业界大咖围坐一堂,把稳定币这个看似冰冷的金融工具聊出了温度。说实话,现在市场上稳定币的种类比奶茶店的新品还要五花八门。Phyrex Ni这位宏观分析师就给我们做了个生动分类:有像USDC这... ...[详细]
  • 澳大利亚监管机构为何要对Kraken交易所开刀?

    澳大利亚监管机构为何要对Kraken交易所开刀? 加密货币市场最近又掀波澜!澳大利亚证券和投资委员会(ASIC)这次把矛头指向了Kraken交易所的本地运营商Bit Trade,直接一纸诉状告上了法庭。这事儿说起来还挺有意思的,我们不妨来深入聊聊。监管机构为何大动肝火?ASIC这次起诉的核心原因,说白了就是Bit Trade在玩"保证金交易"这个游戏时,根本没按规矩出牌。你知道吗?自从2021年10月澳大利亚推出"设计和分销义务"这个新规后,所有... ...[详细]
  • 市场观察:当M顶遇上降息预期,我们该何去何从?

    市场观察:当M顶遇上降息预期,我们该何去何从? 说实话,最近的市场真是让人提不起兴致。每天打开行情软件,看着那些上下跳动的数字,就像在看一场无聊的肥皂剧。昨天A股还假装要雄起,结果比特币直接给你来个"川剧变脸"。而美股那边,就连巴菲特老爷子减持苹果这种大新闻,都没能掀起什么波澜,这市场韧性还真是出乎意料。最近跟几个圈内老友喝酒聊天,大家普遍感觉:现在的市场就像个精明的老狐狸,明明都知道九月降息这出戏要上演,但各路资金早就开始抢跑布局了。这让我想... ...[详细]
  • 数字货币市场深度分析:抄底时机与风险把控

    数字货币市场深度分析:抄底时机与风险把控 市场又一次给了我们惊心动魄的表演。昨天比特币和以太坊双双上演"深V"戏码,价格像坐过山车一样先猛跌后反弹。说实话,这种行情最让人又爱又恨——既害怕错过抄底良机,又担心接飞刀。我昨天在以太坊4100美元附近果断出手,结果直接收获5倍收益,这种快感简直比中彩票还刺激!不过作为一个老韭菜,我深知市场从来不会让人舒舒服服赚钱,所以已经选择落袋为安。比特币关键点位分析比特币这波下探到11.2万美元后开始挣扎... ...[详细]
  • 狗狗币岌岌可危!0.20美元大关恐将失守

    狗狗币岌岌可危!0.20美元大关恐将失守 最近这段时间,狗狗币的表现真是让人捏把汗。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加密货币市场的投资者,我眼看着DOGE/USD这对组合一路下滑,现在连0.220美元的重要心理关口都被轻松击穿。说实话,这种情况让我想起了2018年的熊市光景。市场动态:雪崩式下跌令人担忧从Kraken交易所的数据来看,狗狗币的价格走势简直就像坐滑梯一样。先是跌破0.2320美元的关键位置,接着0.220美元和0.2150美元的支撑位也相继... ...[详细]
  • RWA支持基金:破解代币化项目第一桶金难题的钥匙

    RWA支持基金:破解代币化项目第一桶金难题的钥匙 作为一名在金融科技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,我亲眼见证了RWA(真实世界资产)代币化这场革命是如何从概念变成现实的。最近几个月,市场上出现了几个令人振奋的案例:Grove在Avalanche上推出2.5亿美元信贷产品、新加坡Giants Protocol将共居空间资产上链、复星系大手笔布局基础设施......这让我想起了2017年DeFi刚刚萌芽时的情景,但这次规模要大得多。RWA市场的爆发式增长... ...[详细]
  • 以太坊的华丽转身:当质押收益遇上机构热捧

    以太坊的华丽转身:当质押收益遇上机构热捧 最近观察以太坊的市场表现,我时常想起2017年那个疯狂的夏天。那时的ETH还只是ICO热潮中的"燃料",谁能想到七年后,这个区块链平台正在完成一场令人惊叹的华丽转身?质押经济的崛起去年上海升级后,我亲眼见证了质押市场的爆发式增长。现在每4个ETH就有1个被质押,这个数据让我想起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债市场的繁荣景象。有意思的是,3-5%的年化收益率正在成为链上金融的"基准利率",就像传统金融中的国... ...[详细]